主站 [切换分站]
首页/人物专访/正文

潘利群: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是合作

2016-07-26 来源:
 
点击
 
评论

7月22日,在博鳌(楼盘)21世纪房地产的主题演讲上,首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潘利群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上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目前境况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房地产一直上坡,尤其是近些年走坡上行。有人说崩盘,但是按照经济规律,一个峰值之后存在多种可能性。上世纪90年代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平缓运行,20世纪初登上高峰。也可以是2008年的美国,2009年房价跌入低谷。2008年之后的英国市场,短暂调整之后,2012年又重回历史新高。这些案例支撑了客观的视角。


对于我国而言,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根据日本的经验,比如制造业外迁,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快速提升,可是问题的深度大不相同。以人口为例,中国放开二胎以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与相等相比,将增加1.3亿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问题还是要从中国国庆入手,日本房地产崩盘时,GDP排全球第一,中国至今还处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过去中国房地产的繁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了暴力,维持了健康的发展。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房地产都是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它的作用,有些时候会夸大。我们要有一定的认识,有了认识我们才能在大周期中保持定力,认清现状,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国现在的发展主题就是供给侧改变,如果大家拿不出更好的策略,就应当对这场改革充满期待。长期侧重中房地产(000736,股吧)地产,供给更多时候是平衡在教科书上,它不是大众的社会化的,所以谈论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从供给说起来,说早供给就不能忽略需求,需求管理是目标导向,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指标需要调动多少资源,强调量的增大,供给管理是问题导向,是在完成社会经济指标苦难,资源配置失衡时,如何使用资源效率,重在质的提升。


虚线左边是新的改革创新,决定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竞争力的差距有多大。右边是传统的区域,兼容新旧。国家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版5大任务,任务之首是去产能。产能是已经投入的生产能力,库存是已经完结的生产过程,他们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存在的形态。新增的资源也无法更高效的利用。在理解上应当调换顺序,先有补短版、降成本,然后才是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


2015年中国进口了1.43亿美元的高端制造业,这1.43万亿是工业补短版,可以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在补短版的过程中化解产能,降低杠杆,减少库存。


第二个方面,审视供给侧改革,不能孤立认识每一场改革,当下改革的大局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任务。


首先,文化。文化是供给侧改革的精髓,我们不是缺少文化,而是没有把文化放在应有的位置,1982年中国通过第一批历史文化名称,这个名单我们是否看得比较陌生?5千多年发展孕育的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都建设不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的文化自信如何建立?


其次,科技;科技是供给侧改革的根基,科技实力是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题,在2008年危机之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科技之路,美国最大的教训是去金融化,回归制造业,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是实质所需。房地产企业要在竞争格局里面找准定位,赢得市场,供给侧改革是很好的机遇,这也是我们转型的时期。


我们要认清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特征:第一,土地价格高,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第二,城市与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第三,城市建筑总量较大,总体平衡,结构不均衡。


以上3个特征是对行业现状的判断,基于这些判断,我们才能够明确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二手房主导时代。中国重点城市新旧成交比在1:1:4之间;发达国家普通维持在1:8:10之间。


第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中国城镇人口收入前20%是后20%的6倍,全国总人口前20%收入是后20%的19倍。如果保障房问题不解决,2亿农民工就很难进城。


第三,中国人居改善的需求是持续的、长久的。以美国、日本的住宅市场为参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成长空间依然很大。


第四,中国住房总量巨大,区域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中国城镇总体套户比处于1:1若平衡状态,区域之间以及城市不同区位之间不平衡。


第五,解决“城市病”问题,中国将迎来新一期建设热潮。每年投资超过万亿的国家工程包括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水土壤治理等。


第六,中国城市边界已经接近极限。中国人均建设用地130平米,高于发达国家84平米与世界平均水平83平米。


这些现象都被行业现有的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挑战。


第三部分,“镀金时代”。


首先,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是合作。行业不断扩展合作的领域,与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创新,广泛涉足各个行业。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养老服务、协作办公等等领域和其他的企业进行合作,我们相信合作与最大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出发联盟。未来面对高投入、高风险,我们主张共享、互相成就的原则。


其次,中国城市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哪个城市掌握模式,哪个城市就掌握未来。


第三,房地产行业的顶层设计,城市管理。提高经济结构、多样性水平,同时确保核心城市的用地需求。


潘利群: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是合作


和讯房产消息 7月22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的主题演讲上,首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潘利群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上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目前境况进行了分析。


其中演讲共分三部分,分别为走进供给侧、审视供给侧改革及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走进供给侧,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房地产一直上坡,尤其是近些年走坡上行。有人说崩盘,但是按照经济规律,一个峰值之后存在多种可能性。上世纪90年代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平缓运行,20世纪初登上高峰。也可以是2008年的美国,2009年房价跌入低谷。2008年之后的英国市场,短暂调整之后,2012年又重回历史新高。这些案例支撑了客观的视角。


对于我国而言,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根据日本的经验,比如制造业外迁,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快速提升,可是问题的深度大不相同。以人口为例,中国放开二胎以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与相等相比,将增加1.3亿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问题还是要从中国国庆入手,日本房地产崩盘时,GDP排全球第一,中国至今还处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过去中国房地产的繁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了暴力,维持了健康的发展。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房地产都是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它的作用,有些时候会夸大。我们要有一定的认识,有了认识我们才能在大周期中保持定力,认清现状,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国现在的发展主题就是供给侧改变,如果大家拿不出更好的策略,就应当对这场改革充满期待。长期侧重中房地产地产,供给更多时候是平衡在教科书上,它不是大众的社会化的,所以谈论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从供给说起来,说早供给就不能忽略需求,需求管理是目标导向,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指标需要调动多少资源,强调量的增大,供给管理是问题导向,是在完成社会经济指标苦难,资源配置失衡时,如何使用资源效率,重在质的提升。


虚线左边是新的改革创新,决定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竞争力的差距有多大。右边是传统的区域,兼容新旧。国家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版5大任务,任务之首是去产能。产能是已经投入的生产能力,库存是已经完结的生产过程,他们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存在的形态。新增的资源也无法更高效的利用。在理解上应当调换顺序,先有补短版、降成本,然后才是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


2015年中国进口了1.43亿美元的高端制造业,这1.43万亿是工业补短版,可以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在补短版的过程中化解产能,降低杠杆,减少库存。


第二个方面,审视供给侧改革,不能孤立认识每一场改革,当下改革的大局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任务。


首先,文化。文化是供给侧改革的精髓,我们不是缺少文化,而是没有把文化放在应有的位置,1982年中国通过第一批历史文化名称,这个名单我们是否看得比较陌生?5千多年发展孕育的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都建设不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的文化自信如何建立?


其次,科技;科技是供给侧改革的根基,科技实力是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题,在2008年危机之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科技之路,美国最大的教训是去金融化,回归制造业,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是实质所需。房地产企业要在竞争格局里面找准定位,赢得市场,供给侧改革是很好的机遇,这也是我们转型的时期。


我们要认清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特征:第一,土地价格高,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第二,城市与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第三,城市建筑总量较大,总体平衡,结构不均衡。


以上3个特征是对行业现状的判断,基于这些判断,我们才能够明确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二手房主导时代。中国重点城市新旧成交比在1:1:4之间;发达国家普通维持在1:8:10之间。


第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中国城镇人口收入前20%是后20%的6倍,全国总人口前20%收入是后20%的19倍。如果保障房问题不解决,2亿农民工就很难进城。


第三,中国人居改善的需求是持续的、长久的。以美国、日本的住宅市场为参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成长空间依然很大。


第四,中国住房总量巨大,区域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中国城镇总体套户比处于1:1若平衡状态,区域之间以及城市不同区位之间不平衡。


第五,解决“城市病”问题,中国将迎来新一期建设热潮。每年投资超过万亿的国家工程包括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水土壤治理等。


第六,中国城市边界已经接近极限。中国人均建设用地130平米,高于发达国家84平米与世界平均水平83平米。


这些现象都被行业现有的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挑战。


第三部分,“镀金时代”。


首先,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是合作。行业不断扩展合作的领域,与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创新,广泛涉足各个行业。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养老服务、协作办公等等领域和其他的企业进行合作,我们相信合作与最大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出发联盟。未来面对高投入、高风险,我们主张共享、互相成就的原则。


其次,中国城市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哪个城市掌握模式,哪个城市就掌握未来。


第三,房地产行业的顶层设计,城市管理。提高经济结构、多样性水平,同时确保核心城市的用地需求。


潘利群: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是合作


和讯房产消息 7月22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的主题演讲上,首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潘利群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上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目前境况进行了分析。


其中演讲共分三部分,分别为走进供给侧、审视供给侧改革及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走进供给侧,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房地产一直上坡,尤其是近些年走坡上行。有人说崩盘,但是按照经济规律,一个峰值之后存在多种可能性。上世纪90年代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平缓运行,20世纪初登上高峰。也可以是2008年的美国,2009年房价跌入低谷。2008年之后的英国市场,短暂调整之后,2012年又重回历史新高。这些案例支撑了客观的视角。


对于我国而言,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根据日本的经验,比如制造业外迁,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快速提升,可是问题的深度大不相同。以人口为例,中国放开二胎以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与相等相比,将增加1.3亿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问题还是要从中国国庆入手,日本房地产崩盘时,GDP排全球第一,中国至今还处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过去中国房地产的繁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了暴力,维持了健康的发展。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房地产都是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它的作用,有些时候会夸大。我们要有一定的认识,有了认识我们才能在大周期中保持定力,认清现状,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国现在的发展主题就是供给侧改变,如果大家拿不出更好的策略,就应当对这场改革充满期待。长期侧重中房地产地产,供给更多时候是平衡在教科书上,它不是大众的社会化的,所以谈论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从供给说起来,说早供给就不能忽略需求,需求管理是目标导向,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指标需要调动多少资源,强调量的增大,供给管理是问题导向,是在完成社会经济指标苦难,资源配置失衡时,如何使用资源效率,重在质的提升。


虚线左边是新的改革创新,决定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竞争力的差距有多大。右边是传统的区域,兼容新旧。国家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版5大任务,任务之首是去产能。产能是已经投入的生产能力,库存是已经完结的生产过程,他们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存在的形态。新增的资源也无法更高效的利用。在理解上应当调换顺序,先有补短版、降成本,然后才是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


2015年中国进口了1.43亿美元的高端制造业,这1.43万亿是工业补短版,可以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在补短版的过程中化解产能,降低杠杆,减少库存。


第二个方面,审视供给侧改革,不能孤立认识每一场改革,当下改革的大局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任务。


首先,文化。文化是供给侧改革的精髓,我们不是缺少文化,而是没有把文化放在应有的位置,1982年中国通过第一批历史文化名称,这个名单我们是否看得比较陌生?5千多年发展孕育的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都建设不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的文化自信如何建立?


其次,科技;科技是供给侧改革的根基,科技实力是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题,在2008年危机之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科技之路,美国最大的教训是去金融化,回归制造业,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是实质所需。房地产企业要在竞争格局里面找准定位,赢得市场,供给侧改革是很好的机遇,这也是我们转型的时期。


我们要认清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特征:第一,土地价格高,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第二,城市与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第三,城市建筑总量较大,总体平衡,结构不均衡。


以上3个特征是对行业现状的判断,基于这些判断,我们才能够明确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二手房主导时代。中国重点城市新旧成交比在1:1:4之间;发达国家普通维持在1:8:10之间。


第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中国城镇人口收入前20%是后20%的6倍,全国总人口前20%收入是后20%的19倍。如果保障房问题不解决,2亿农民工就很难进城。


第三,中国人居改善的需求是持续的、长久的。以美国、日本的住宅市场为参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成长空间依然很大。


第四,中国住房总量巨大,区域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中国城镇总体套户比处于1:1若平衡状态,区域之间以及城市不同区位之间不平衡。


第五,解决“城市病”问题,中国将迎来新一期建设热潮。每年投资超过万亿的国家工程包括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水土壤治理等。


第六,中国城市边界已经接近极限。中国人均建设用地130平米,高于发达国家84平米与世界平均水平83平米。


这些现象都被行业现有的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挑战。


第三部分,“镀金时代”。


首先,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是合作。行业不断扩展合作的领域,与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创新,广泛涉足各个行业。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养老服务、协作办公等等领域和其他的企业进行合作,我们相信合作与最大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出发联盟。未来面对高投入、高风险,我们主张共享、互相成就的原则。


其次,中国城市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哪个城市掌握模式,哪个城市就掌握未来。


最后,潘利群认为房地产行业的顶层设计,城市管理。应提高经济结构、多样性水平等,同时确保核心城市的用地需求。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